返回 娱乐资讯_热点报道—爱杨桃

这个双十一,AI 比人还忙

2025-10-30
        打开购物 APP,AI 导购主动推送精准匹配的冬装清单;直播间里,数字人主播 24 小时不间断讲解优惠;仓库中,智能机器人高效分拣包裹 ——2025 年双十一,“我的 AI 比我还忙” 成为无数消费者与商家的共同感受。天猫总裁家洛将其定义为 “AI 全面落地的第一个双 11”,这场消费盛宴已然变身 AI 技术的实战练兵场。
        AI 在消费端的忙碌,藏在每一次决策的细节里。消费者洋葱用 AI 梳理购物清单、核算折扣,将复杂的满减规则转化为清晰的单价对比;想换手机的迪迪借助 AI Agent 获得跨品牌参数对比与实时优惠攻略,即便偶尔遇到价格预测偏差,仍省时不少。Adobe 调查显示,逾三分之一消费者已习惯用 AI 做产品研究、找优惠,OpenAI 每天 25 亿条提示中,2% 与商品质量判断相关,AI 已成为消费决策的隐形助手。
        商家侧的 AI 战场更显激烈。教育机构运营者谭思再也不用带领团队手动私戳十几万用户,AI 可同步操控多个账号群发信息,还能模拟人工回复降低封号风险,原本十几人的工作量如今 2-3 人即可应对。AI 创意工具同样高效:蘑菇街 WeShop 让商家 “一秒出图”,大幅降低商拍成本;阿里妈妈 “万相台 AI 无界” 能自动生成营销素材、优化投放策略,取代了投手过去熬夜盯账户的辛劳。合力亿捷 AI 客服系统更创下奇迹,助力商家转化率提升 37%,单日承接咨询量突破 55 万次。
        平台的 AI 布局早已覆盖全链路。天猫端出 6 款 AI 导购产品,京东上线 “Oxygen” 电商 AI 架构,将 “超脑 + 狼族” 智能设备集群投入使用。双十一首日,天猫大模型调用量达 150 亿次,相当于每秒 17.4 万次请求,较去年增长 2.3 倍。从商品库升级到人群运营,从智能搜推到即时配送调度,AI 如同精密齿轮,驱动着电商 “人货场” 高效运转。
        但 AI 的忙碌也伴随着新课题:迪迪遇到的优惠信息不准、洋葱担心的跨平台比价缺陷,暴露了技术迭代的短板;43% 消费者对 AI 分析个人数据感到不适,折射出隐私信任的鸿沟;而部分运营、投手岗位的裁撤,更让打工人陷入 “被替代” 的焦虑。
        这场双十一的 AI 忙碌图景,既是技术落地的里程碑,也是人机共生的试验场。当 AI 承接了重复劳动,人类得以聚焦创意与服务,或许这才是技术进步的真正意义 —— 不是谁取代谁,而是让人与 AI 在各自赛道上,都 “忙” 得更有价值。

最新文章

黄晓明带头网暴 被骂上热搜

娱乐

 

阅读18504

这个双十一,AI 比人还忙

娱乐

 

阅读14153

这可能是今年最“辱美”的电影

影视

 

阅读19800

成龙尘封多年的「老片」,要和观众见面了?

影视

 

阅读13423

小李子新片《一战再战》火了!导演PTA是什么来头?

影视

 

阅读19529

京ICP备202201462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