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五年,第一次被拖欠四个月工资。” 华东地区美克美家前员工的吐槽,道出了这家家居龙头的生存窘境。如今,“美克全国维权” 微信群已聚集 400 余名员工,被拖欠薪资、提成及赔偿金总额超千万元,部分员工去年 12 月的薪酬至今未结清。
16 亿亏损背后的财务崩塌。欠薪风波之下,是美克家居持续扩大的亏损黑洞。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累计亏损超 16 亿元,2024 年单年亏损达 8.64 亿元,较 2022 年近乎翻倍。即便 2025 年上半年亏损收窄至 8798 万元,扣非后主营业务实际亏损仍高达 3.17 亿元,盈利全靠资产处置 “续命”。
营收结构的失衡更显致命。核心的 “美克美家” 直营业务上半年营收 6.25 亿元,同比大跌 15.2%,占总营收比重仅 42.06%。而支撑业绩的国际业务虽占比达 53.8%,却受美国高利率、关税波动影响连续三年下滑,未能形成盈利支撑。
流动性危机已逼近临界点:截至 2025 年 6 月,公司账上现金仅 1.56 亿元,却要应对 18.3 亿元短期债务,每 1 元现金需偿还 11.7 元债务。速动比率跌至 0.27 的危险线,迫使公司关闭 14 家门店、将 2000 平门店缩减至 800 平以下,靠清库存维持基本开支。
行业寒冬下的集体承压。美克家居的困境并非个例,家居行业正遭遇整体性 “雪崩”。居然智家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45.52%,董事长意外身故更添动荡;红星美凯龙上半年亏损 19 亿元,创始人车建兴被立案调查。
“根源在于房地产下行与行业增速放缓的双重冲击。” 行业专家王建国指出,作为地产下游产业,家居行业受调控影响显著。而美克家居的直营模式与全产业链布局,使其在需求萎缩时面临更高的租金、人力成本压力,缩减门店等节流措施难以对冲营收下滑。
转型迷局中的生存考验。面对危机,美克家居提出向 “数字化综合服务商” 转型,但其转型成效尚未显现。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战略执行不彻底,让全球化布局的优势化为乌有。正如业内所言,“选对市场、多元布局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这或许是美克家居及同类企业的破局之道。
从 “高端家居第一股” 到债务压顶,美克家居的坠落敲响了行业警钟。在这场漫长的行业寒冬中,唯有真正实现成本优化与价值重构,企业才能熬过凛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