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 “我们一定会相见” 的戏言,竟在十天后以无人预料的方式应验。9 月 8 日,小米高管王腾因泄露汽车定价策略与供应链机密被公司辞退。而就在 8 月 26 日,他还活跃在网红李炮儿的红米 Note15 测评视频评论区调侃 “幸亏我没去”,李炮儿则回应了一句意味深长的 “我们一定会相见”。没人想到,这场隔空互动竟成了王腾小米职业生涯的终曲前奏。
这并非孤例。细数李炮儿近期的合作轨迹,仿佛开启了一场 “网红终结” 的连锁反应:他参与竞技晋级 30 强的综艺,因导师黑幕问题遭全面停播;他向训狗博主潘宏学习拍摄技术,不久后潘宏被曝学历造假、直播虐狗,账号全平台下架;他邀约 “米饭仙人” 共进晚餐,对方旋即食物中毒;他与东北雨姐联动拍摄农村生活带货视频,后者很快因 “红薯粉造假” 事件永久封禁;乃至他与三只羊公司合作成立沈阳分公司,次年该企业便因 “佛山产香港月饼” 造假风波崩盘解体。
一连串巧合编织出一张惊人的因果网,让 “网红终结者”“行业冥灯”“网红美杜莎”“扫把星” 等关于李炮儿的标签迅速席卷社交媒体。网友戏称:“李炮儿出征,寸草不生”“腾总糊涂啊!李炮儿是你能随便互动的吗?”。
然而剥开戏剧性表象,这些事件背后均有迹可循。王腾早有信息管理疏漏的前科,并非因一次互动导致翻车;潘宏与雨姐的违规操作自主发生,与合作内容无直接关联;《好声音》黑幕积弊已久;三只羊公司的月饼造假更是供应链自身问题。李炮儿的核心内容始终聚焦于娱乐挑战,从未主动引导负面结果,这些合作对象的崩盘,更多是其自身隐患在巧合时间点上的爆发。
但不可否认,李炮儿仿佛像一面 “照妖镜”,无意间揭示了行业乱象。他的合作选择恰似试金石,触发了本已摇摇欲坠的诚信危机。在公众对网红经济信任度脆弱的当下,这种接连 “应验” 的翻车事件自然被赋予叙事性解读,网友需要的并非严谨因果论证,而是一个能承载集体情绪的文化符号。
“网红终结者” 的标签固然是娱乐化的调侃,却也折射出深层期待:公众渴望有人戳破虚假繁荣,让违规者无所遁形。尽管李炮儿本人未必愿意承担这般沉重人设,但这场全网狂欢已然超越个体范畴,成为对网红生态自我净化的另类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