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娱乐资讯_热点报道—爱杨桃

《哪吒2》与国产超高清标准突围

2025-10-30
        当《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十万条小鱼组成的星河在银幕流淌,当东海龙宫的水墨晕染随波涛灵动变幻,这部创下 154.46 亿人民币票房的动画电影,不仅续写了神话传奇,更成为国产超高清标准突围的生动注脚。在 4K/8K 技术迭代与国际标准竞争的双重背景下,《哪吒 2》以技术实践与市场成功,为国产超高清产业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超高清创作的核心突破在于技术瓶颈的攻坚。作为耗时五年、集结 4000 人团队打造的作品,《哪吒 2》用 1900 个特效镜头构建起视觉奇观:申公豹裂空爪划出的时空裂缝中,上万只带锁链的妖兽打斗无穿帮;哪吒挣脱穿心咒时,600 块身体碎片精准重构。这些场景的实现,依托于动态水墨渲染引擎等自研技术,将传统美学与超高清精度深度融合,单帧画面细节达到行业新高度。而云端算力的支撑更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20 万个并行渲染节点将 3 个月工作量压缩至 11 天,破解了超高清制作的算力困局。
       影片的爆发式传播为国产标准落地提供了场景验证。其院线发行覆盖 66 国,网播预约量破 3000 万,背后是 AVS3 等国产超高清标准的技术支撑。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第三代编码标准,AVS3 已在央视 8K 频道商用,而《哪吒 2》通过大规模放映与流媒体传播,验证了国产标准在不同终端的适配能力。相比国际标准可能面临的高额专利费,影片采用国产标准后显著降低了技术授权成本,为行业树立了经济性标杆。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构建产业协同生态。《哪吒 2》的 6 亿投资中,既有政府文艺项目扶持,也有科技企业技术赋能,形成了 “内容创作 – 技术研发 – 终端传播” 的闭环。华为海思等企业的 AVS3 解码芯片,与影片的超高清内容形成互补,推动 “芯片 – 整机 – 内容” 产业链成熟。这种协同效应,正破解国产超高清 “标准先行、内容滞后” 的难题,为 2030 年产业规模突破 12 万亿元奠定基础。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魔童闹海》,国产动画的技术跃迁与超高清标准的突围同频共振。当神话故事通过国产技术绽放新彩,当自主标准借助市场力量走向普及,中国超高清产业正从技术跟跑迈向生态领跑。《哪吒 2》的成功证明,文化内核与技术创新的结合,终将让国产标准在全球舞台上赢得话语权。

最新文章

黄晓明带头网暴 被骂上热搜

娱乐

 

阅读16186

这个双十一,AI 比人还忙

娱乐

 

阅读13008

这可能是今年最“辱美”的电影

影视

 

阅读15707

成龙尘封多年的「老片」,要和观众见面了?

影视

 

阅读16598

小李子新片《一战再战》火了!导演PTA是什么来头?

影视

 

阅读19424

京ICP备2022014624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