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国剧市场依旧热闹,《扫毒风暴》《凡人修仙传》《国色芳华》相继成为热议焦点,流量与话题度居高不下。但当热度褪去,细品之下便会发现,这些剧集虽各有亮点,却终究难逃 “平庸” 的窠臼,暴露出国剧创作中质感与热度脱节的普遍困境。
《扫毒风暴》的短板藏在 “复古外壳” 之下。这部主打 90 年代扫毒题材的刑侦剧,凭借秦昊等实力派的演技与复古光影质感赚足眼球,开篇毒品集团内部火并的剧情也足够抓人。但剧集后半段逐渐陷入节奏失衡的泥潭,权力更迭的复杂线索未能理顺,配角戏份分配失当,本该深刻的 “时代与命运” 主题沦为口号。更遗憾的是,剧中运镜争议贯穿始终,部分关键场景的镜头语言混乱,消解了刑侦剧应有的紧张感,最终只能靠演员演技撑起口碑,距经典还差关键一步。
《凡人修仙传》的革新尝试终究浅尝辄止。作为仙侠剧的 “反套路” 尝试,其实景拍摄与 “职场化修仙” 设定确实打破了行业窠臼,杨洋塑造的谨慎隐忍的韩立也让观众眼前一亮。但新鲜感过后,剧情还是滑向了套路化陷阱:修仙门派的权力斗争照搬 “职场厚黑学” 模板,缺乏想象力;李化元殉道等高光情节铺垫不足,情感冲击力大打折扣。特效水准也时高时低,关键斗法场景的粗糙处理,与 “反悬浮” 的初衷形成矛盾,最终沦为 “差口气” 的革新之作。
《国色芳华》则陷入 “精致空洞” 的怪圈。这部古偶剧以唐风美学与细腻感情线出圈,杨紫与李现的 CP 感、考究的布景打光堪称视觉盛宴,甚至拍出了久违的中式禅意。但剥离这些精致包装,剧情内核却十分单薄:“携手搞事业” 的主线缺乏实质内容,所谓 “女性群像” 沦为女主的陪衬;男二的 “深情忏悔人设” 刻意突兀,人物逻辑牵强。剧集看似规避了工业糖精,却用美学堆砌掩盖叙事苍白,成为《尚食》式 “空洞绣花枕头” 的翻版。
这三部剧的共性问题,恰是当下国剧的集体病灶:《扫毒风暴》有题材却无深耕,《凡人修仙传》有想法却无坚持,《国色芳华》有美学却无内核。当创作精力集中于制造话题爆点,而非打磨剧本与人物,再高的热度也难以掩盖平庸本质。国剧要突破瓶颈,或许该少些 “流量密码” 的算计,多些对内容本身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