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电影《东极岛》重磅发布“让全世界知道”创作特辑,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这部由管虎、费振翔师徒联手执导的作品,从筹备之初便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从一砖一瓦搭建实景,到一帧一画精心打磨镜头,主创团队以近乎执拗的坚持,在海浪中奋力打捞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电影以中国渔民的独特视角,揭开了一段83年前几近被遗忘的悲壮历史。彼时,日军运送1816名英军战俘的货轮遭击中,他们不仅独自撤离即将沉没的货轮,更丧心病狂地下令封舱,妄图将所有战俘沉入海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勇敢的中国渔民驾着渔船,不顾枪林弹雨,毅然决然地展开营救行动,在惊涛骇浪中为战俘们托举起生的希望。管虎、费振翔师徒历经6年精心筹备,带领创作团队上岛寻迹、实景造船、下水出海,在东极岛的海风中,触摸先辈们留下的英勇足迹。他们深知,先辈们的英勇壮举不该被遗忘,侵略者的罪行不应被隐藏,这段历史必须让全世界看见。正是这份使命感,驱使他们以电影为舟,一寸寸打捞起被海水掩埋的真相,只为让那段关于善良与血性的史诗,在世人面前绽放光芒。
此前发布的预告中,战俘船内宛如“人间炼狱”的画面,让观众不寒而栗。战俘船沦为吞噬生命的“海上活人墓”,上千名英军战俘被日军锁死在舱底,在黑暗与污浊中绝望地挣扎。当舱口撕开一线生机,迎接他们的却是日军冰冷的枪口。据英军战俘后代维尼太太和安东尼回忆,在先辈们陷入绝境之时,勇敢的中国渔民如神兵天降,“如果没有中国渔民,他们谁也活不下来,也就没有我们了”。东极岛渔民后代吴布伟动情地讲述爷爷的故事:“爷爷说当时所有的船都出动了,渔民们冒着枪林弹雨去救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海上落难人必救”的坚定信念,和事后那句轻描淡写的“无愧大海无愧人心”。这群与海浪共生的渔民,将不服输、不怕死的海岛魂,早已深深融进了血脉之中。
初次听闻这段故事,管虎、费振翔便被这份跨越国界的勇气与善良深深震撼。他们怀揣着让世界看见真相、让中国渔民壮举被更多人知晓的使命感,踏上东极岛。没有现成的路,他们就在乱石与荆棘中蹚出一条;要还原上世纪40年代的村落,他们便搭建起一座渔村;车辆上不了岛,他们就靠人工一块块搬运石头、一根根搬运木头……不仅如此,大自然也给他们带来了严苛的挑战,岛上地表温度超过50度,剧组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暴雨,拍摄期间还遭遇了3次台风。但主创团队从未被这些困难击退,大家咬紧牙关、合力攻坚。当错落古朴的渔村在东极岛上重现,跨越时空的强烈真实感将演员们拽进了那个年代,情绪与表演都被深深牵动。这份用汗水浸透、用坚持焐热的真实,让大银幕得以呈现那段历史最滚烫的温度。
管虎和费振翔这对师徒的合作堪称“绝配”。管虎导演作品风格独特,兼具商业性与艺术性,在各类型影片拍摄上均有出色表现,还积极给予新人导演机会。费振翔从稚嫩新人成长为新晋白玉兰奖最佳导演,拍出了近十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国产剧《山花烂漫时》。在《东极岛》拍摄中,管虎把控全局,费振翔深耕拍摄细节和动作设计,两人配合默契,每一个镜头拍摄结束后,监视器前总能看到他们热烈讨论的身影。面对这个史无前例的大项目,费振翔曾有过犹豫,是管虎的鼓励让他坚定了“敢拍”的信念。
片中水下戏份占比极大,从潜水捞宝到生死救援,都需要演员在水下完成兼具力量与情感张力的表演。选择水下实拍,意味着演员要具备长时间闭气能力,还要克服水阻对表情、动作的干扰。国外制作团队认为这“不管是从拍摄难度还是演员能力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两位导演坚信唯有水中实拍,才能最好地呈现人物状态和动人事迹。朱一龙、吴磊、倪妮等演员毫不犹豫地扎进这片“深水区”。朱一龙称水下表演“感觉有刀片或者沙子,一直在磨自己的眼睛一样,只能硬着头皮睁着眼睛演”;吴磊分享闭气表演的挑战“在(水中)开拍前整理衣服、拍掉脸上的气泡,就已经过去一分多钟,心里的压力和急迫感挺强的”;倪妮为在海浪里游出生死攸关的急切感,主动放弃威亚辅助,凭着一股狠劲在浪里“生游”到底。正如费振翔所言,“这已经不是单纯的表演,更像是一场精神层面的并肩作战”。
电影《东极岛》由众多实力派演员出演,众多知名影视公司联合出品、发行,将于8月8日全国上映。让我们一同走进影院,见证这段跨越国界的人性光辉,感受中华民族从未褪色的血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