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备受瞩目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中国内地电影院线正式下映,自今年1月29日开启的153天线下放映之旅就此画上句号。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哪吒2》在中国内地成绩斐然,最终斩获154.4亿元票房,总观影人次达3.24亿,这两项数据双双创下中国影史纪录,且大幅领先第二名,堪称现象级佳作。
然而,在部分电影、动画行业从业者眼中,《哪吒2》的商业价值仍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电影制片人金妍表示:“通常好莱坞的一个大IP,授权衍生收入能与影片票房比肩,甚至能带来长期收益。目前来看,《哪吒2》后续的衍生开发还有很大空间。”
回顾《哪吒2》过去153天的票房增长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春节档,凭借档期优势和超强口碑,它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春节期间,《哪吒2》狂揽约48.41亿元票房,观影人次高达9486.4万。其口碑、特效以及角色的代入感,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情。
春节假期结束后,《哪吒2》进入第二阶段,热度不降反升。从2月上旬至下旬,它在全球影史票房榜的冲榜之路备受瞩目,不仅引发全国关注,还吸引了海外目光。官方媒体、数据平台、自媒体等实时直播票房变化,营造出全民围观参与的热烈氛围。在此阶段,《哪吒2》在累计票房和观影人次上分别超越《长津湖》和《战狼2》,成功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0名。灯塔专业版显示,截至2月28日,其在中国内地票房已达139.1亿元。
第三阶段从2月下旬持续至下映,这一时期观众自发多刷影片,追求IMAX GT等顶级观影体验,同时电影与地方文旅联动成为亮点。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指出:“进入此阶段,追求视听升级的观众增多,IMAX GT、CINITY等特效厅票房占比提升,观众多刷率从2月中旬开始显著增加。”全国拥有IMAX GT影厅的影院,甚至科技馆都受到影迷追捧,贵阳的越界影城、辽宁省科学技术馆等成为网红打卡地,带动了周边旅游。
不过,从3月上旬起,《哪吒2》热度逐渐消退,电影市场也随之降温。尽管它分别以11.64亿元和2.31亿元的月度票房成为今年3月和4月的月度票房冠军,但5月月度票房降至1.12亿元,6月更是仅有2588万元,增长势头基本耗尽。
《哪吒2》虽已下映,但它在中国影史上留下的辉煌印记难以磨灭。其成功的经验与后续的商业开发思路,都将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