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琼瑶,已经是成年女性,结过婚生过孩子了,可在她妈妈嘴里,还是一个不谙世事、随时被男人骗的无知少女。
然而,在平鑫涛面前,她也觉得小他12岁的琼瑶离了她,是活不了的。他写给前妻的信里说:你比较坚强,她比较柔弱,她需要我的照顾,没有我,她活不成的。
于是林婉珍自嘲的说自己是家里的搪瓷盘子,结实耐用、不怕摔打;可平鑫涛更喜欢用精致的骨瓷,又脆又易碎,得小心呵护着。
这样的剧情像极了琼瑶剧情里的诸多人物关系。
一帘幽梦里,优秀且要强的大姐绿萍,是父母的宠儿,是家庭的门面,是天之娇女,可是到了爱情里,她的未婚夫却背地里深深迷恋着妹妹紫菱,准备摊牌时,结果出了车祸,绿萍失去了一条腿,他为了赎罪不得不和她结婚。
另一个成熟多金的费云帆,俨然也是如平鑫涛一般的人物,他深深心疼着紫菱的处境,劝说她结婚,把她带离了原生家庭。
琼瑶酷爱写小白花似的女主,想要成为她电视剧的女主,必须要特别会哭,还要能哭的楚楚动人,经得起镜头对那滴眼泪的放大特写。
从这一点来说,她的柔弱、敏感、脆弱,都是天生的,这种天性的女性,往往没有很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对理科学习深恶痛绝。
我曾经有一个这样的女同学,长得也如同小白花一般,一到数学课就紧张盯着黑板,老师总是很纳闷,为什么她看起来那么认真,却总是学不好。
后来,她跟我说,其实她一上数学,脑袋就放空了,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虽然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好大学,但她却很早就恋爱结婚了,老公家境不错,她只需要做着一份不太累的工作,还总能碰到同事和老板的照拂。俗话说的好,傻人有傻福。
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琼瑶这样的性子,永远无法满足强势妈妈的期望,成为一个靠自己的知识女性。
她在情感上的选择,也总是在渴求一个男性看见她的才华,带她逃离原生家庭。
从初恋的班主任,到喜爱文学的前夫,再到一路为她事业保驾护航的平鑫涛。
她就是那种,不管自己有多少能力,都需要一个男人来保护的女人。
而平就是那个为他量身打造的男人,既支持肯定她的文学梦,又愿意呵护她的敏感脆弱,把她当少女一样的宠着,还有足够的能量,抵挡得住琼瑶妈妈的强势。
所以,她为他赚了多少钱,如何帮他拯救了公司,这些账,观众会算,但对琼瑶来说,平的赏识,让她既逃离了原生家庭,又逃离了一段失败的婚姻。
从这点上来说,两个人只能算是互相成就,互不相欠,也才能体面走到最后不撕逼。
同样有过如此纠缠情史的人,是林青霞。她也爱过有妇之夫秦汉,纠缠了20年,从18岁到38岁。最后,40岁终于对爱情破灭,嫁给了邢李源。
如果你看过林青霞的文字,就会知道,她的内在也是同样的敏感脆弱,拍《新龙门客栈》太苦,在酒店房间哭一整夜,直到累的昏过去才睡着。拍戏受伤,希望秦汉来看她,结果对方冷冷说,即便你买机票,我也不会去。
与此相比起来,琼瑶等了8年,8年后,等到平鑫涛的孩子长大了,妻子找到自己能谋生的职业,才正式画上句话。在那之后,他们的婚姻又持续了40年,直到生命的终结。
对于林婉珍、平的子女而言,琼瑶当然是破坏他们家庭的那个人。
当年林婉珍虽然表现的如死水一般波澜不惊,可她怕是永远会记得,当年她打电话到琼瑶那找平,琼瑶在电话里说:有本事,你过来把你男人带回去呀。
可站在人性的角度来说,林当然是无可挑剔的大家闺秀、贤妻良母,但是对于内心充满着野心和戏剧性的平来说,琼瑶才是那个他渴求的女主角。他可以对着她偏执,对着她发疯。
这一点,林婉珍自己在晚年也完全看明白了,她也最终,得到了她的自在。
这就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一个爱写小作文,一个爱看小作文,才能凑得到一块。琼瑶64部作品的高产,得益于有一个始终愿意提供高情绪价值的平鑫涛。
琼瑶喜欢花,平就从香港空运整车鲜花回来;琼瑶看中一棵树,他就把这棵树移植到家中。这种偏执,不就是琼瑶笔下的偏执狂男主吗?
从商业角度上来说,这真的是一笔成功的长期主义投资。但如果只是从商业角度来说,不免也太小看了人性对于情感的渴求度。
他们俩,更像是把在原生家庭里无法得到的情感,都经由对方完美实现了。琼瑶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偏爱和宠爱,如妹如女;而平得到了她的依赖和崇拜,如兄如父。
当然,这种配置到了最终,就是平家人抱怨的,琼瑶到老并不愿意亲自照顾病重后的平鑫涛。
从一开始她就只想要享受被照顾,而不是做他的贤妻良母,求仁得仁,这就是注定的。
如今年轻的女孩,内心可能比男性还强,一年也流不出几次眼泪了,恐怕觉得这是一个古早的情感搭配,她们更倾向于看双强的戏码,琼瑶的剧本台词翻出来看,都感觉真的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不管年轻人如何嘲讽20年前的剧情,但事实却是,如同琼瑶这般,精明在内里、柔弱在外面,如骨瓷一般的女人,一定比那些搪瓷罐般经久耐用的女人,能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
做女人,不能太坚强、太瓷实、太能干,那一定是很苦的。
要是琼瑶真的如她妈妈所愿,强行让自己成为如弟妹一般的人,她这一生肯定没有那么随性、肆意,名利双收。
她的人生,是叛逆+勤奋的最好注解。
为了这份叛逆,她当然也吃尽了苦头,但这份熊熊燃烧的火焰,让她一生在写作中永不承认自己已经老去。
所以,与其去评判她的一生,不如真的可以去想一想,真的有必要为了满足讨好父母,而要做到那么乖巧、懂事、谨慎、自持吗?